1.为孩子精心挑选童书。注意并不是所有带图的书都是低婴幼儿童读物。父母应该选择那些符合孩子特征的、孩子能理解的、文字简练、画面流畅的童书。
2.优先考虑图书。丰富的图画可以为孩子提供视觉线索,能够帮助其知道书中的内容。
3.图书的章节要短,句子也要短。如此容易让一个小读者不时地得到成功阅读的勉励,一章一章、饶有趣味的读完全书。
4.可以选择一些真实的故事。一般,大班的孩子已经筹备好阅读更多与己有关的故事情节了。
5.尊重孩子的兴趣。帮助孩子知道图书的基本结构,让孩子拥有挑选阅读自己有兴趣的书的权利,会使孩子更自信。
6.选些你小时候喜欢的书与孩子推荐。把你儿时的快乐转变为孩子目前的惊喜,这也会叫你感到其乐无穷。
7.帮助孩子有效的阅读,培养好的阅读习惯。因为孩子年龄小,不会如何去看,有些只能无目的地乱翻,有些把书倒着看也不曾知道,还有些只能讲书上有哪些人,什么动物,却不了解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,没办法从阅读中享遭到更多的乐趣,这类都需要父母的帮忙和指点。
8.在赏析书中图画的时候,父母可适合的进行提问,启发孩子发挥想象,也可以分角色进行对话,帮助他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。提问的时间安排比较灵活,既能够在阅读首要条件出问题,让孩子携带问题去看、去听、去想,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问,帮助孩子梳理故事的内容,从而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进步。
9.在阅读前,父母可以将故事中出现最多词汇制成卡片,让孩子在阅读中听听、认认,在愉快的环境中认识一些简单的字、词。
10.在阅读的过程中遇见那些孩子一时不可以理解的字词,父母应该耐心讲解,并在日常有意识的让孩子多次运用这类字词,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力和敏锐性。
11.让孩子复述故事。对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,可让其在看完图书后,复述故事的内容。鼓励孩子大胆表述,尽将意思表达完整。
12.为孩子提供一些儿歌或浅显的古诗。在孩子熟知理解的基础上,父母可以鼓励孩子把儿歌、古诗画出来,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13.对于那些蕴涵着教育意义的故事,父母和孩子阅读时,应循循善诱。要了解,孩子是从“自我中心”渐渐进步到可以想到别人的,而阅读则使这一“爱”的启蒙教育愈加自然、有效。
14.一本好的图书,可以指导孩子阅读多次。每一次提出不一样的问题或需要,由易到难,能大大增强孩子阅读的兴趣,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。
15.适合选择一些优美、有趣的文学作品。让孩子赏析,陶冶其情操,从而不断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。
16.教给孩子爱惜图书、整理图书的办法。孩子看过的一些旧图书,不要随意遗弃,不如和孩子一块归类保存。另外,和孩子一块剪剪、贴贴、画画,把旧图书做成一本新的图书也很有趣。孩子总是会乐此不疲。
17.阅读不止是为了识字,不可以以识字的多少给孩子贴标签。英国也非常强调儿童的早期阅读,但他们使用的是推荐书目的形式,不论最后孩子完成了多少,他们都觉得孩子非常棒。
18.识字和阅读不可分,尽可能让孩子在阅读中识字。目前市场上的识字卡片事实上就是脱离了阅读的识字。如此的识字很机械,无助于培养孩子的语感。
19.尽快提供阅读的机会,即便是婴儿也能从阅读中获益,不论是自己“看”书或是听爸爸妈妈读书,都能刺激其脑部发育,影响深远。
20.珍惜亲子阅读的快乐时光。对孩子来讲,与爸爸妈妈一块阅读是一件飞快乐的事。这对于拉进亲子间的距离,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是十分有益的。所以,请你珍惜与孩子共读的时光吧,这的确是十分美好的!